1.求地理小故事,知识,常识三分钟可讲完的
第一个故事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第二个故事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南少林之谜:两百多年前为何消失
“天下功夫出少林”,以“南拳北腿”著称的南北两座少林寺院的僧人,匡扶正义,历次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然而,少林寺难逃被焚烧的命运。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年赫赫声名的南北两少林寺,只留下北少林依然屹立在嵩山之上,香火旺盛,南少林寺此刻却销声匿迹了。为此,人们开始了历史的追踪。
相传,公元1276年,康熙突然下旨三千御林军火烧南少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其中必定有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于是,莆田最先开始了他们的寻找,在林山村中,文物普查队发现了一口刻有“僧兵”铭文的北宋石槽。有关专家论证,“僧兵”是南少林寺独有的编制。从而,推断出石槽的所在地——林泉院就是传说中的南少林。然而,泉州的两本祖谱——《清源金氏族谱》和《西山杂志》更有详细记载,泉州存在过一座规模宏大的少林寺。不料,此时的福清出示了更为确凿的证据,出土的文物、古代的地图、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一致指向福清的确存在着一座少林院。
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教授罗炤的研究发现,却让南少林之谜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探索。罗炤发现了福建闽南小镇的一种几乎绝迹的特殊的佛教派别——香花僧。香花僧也侍奉佛祖,为民众做丧喜事,宏扬佛法。但却有不同于正宗的佛教丛林的地方,他们可以杀生吃荤,可以娶妻生子。奇怪的是,香花僧的传人,有一本神秘的秘典——香花僧秘典。这本秘典中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它揭开了两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南少林寺为何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以及寺院遗址的真正所在地
选一个吧 应该挺不错的 祝你学习进步
2.谁知道关于地理知识的小故事
魏格纳(1880—1930年)是德国的一位科学家。1910年的一天,他躺在病床上,两眼望着对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巴西的突出部份不正是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吗?他立即产生了一个怪念头:如果把非洲和南美洲从地图上剪下来,拼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大致吻合的整体。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把北美洲、欧洲和格陵兰岛大体拼合起来,他认为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从此,魏格纳开始认真研究这个有趣的现象。病好之后,魏格纳走遍了大西洋两岸,进行实地考察。1912年他根据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和古生物等方面的相似性,提出了著名的“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二、三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一整块的,周围是海洋。后来,在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等力量的作用下,陆地才开始分离,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魏格纳所勾画出的这样一幅大陆漂移的轮廓,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许多人都流露出震惊、激动,同时也夹杂着难以置信。在人们心目中一向是安如磐石的大陆,居然像船一样,可以漂浮活动,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有人甚至说,这是“一位大诗人的梦”。大陆漂移学说遭到粗野的指责和嘲讽,但是魏格纳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因为他有一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直到年近半百的时候,科学考察和研究的激情还总是缠绕在他的心头,并促使他采取行动。1930年,他第三次深入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考察。他和学生们试图重新测量格陵兰的经度,以便从大地测量方面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在严酷的条件下,魏格纳从事气象观测,还利用地震勘探法对格陵兰冰盖的厚度作了细致的探测。当时,冰雪和风暴给考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在极端险恶的环境里,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然而魏格纳决不回头。也就是这次考察中,魏格纳不幸于11月去世于冰天雪地中。
然而过了半个世纪以后,由于20世纪60年代对深海大洋的钻探研究,它终于被证实,并获得了广泛的承认。1980年世界科学家在德国隆重纪念魏格纳诞辰100周年,高度评价他的贡献。
3.100
关于阿艾石窟的千年猜想
来源: 网易论坛
人们目睹这些文明的碎片,总会升起种种疑团,是谁,在什么时候,在如此险峻的地方开凿这个洞窟呢?
被称为天山大峡谷的库车北部的克孜利亚峡谷有着地质构造学上的奇观。它曲折幽深、怪石嶙峋,最宽处有几十米,狭窄处仅可容一个人通过。春、夏季,山洪会注满河谷;秋、冬季,峡谷内断断续续渗出的细流慢慢融入沟口处的铜厂河。铜厂河是史书中所说的“东川水”,它以恒久的姿势流淌着,不仅滋润和丰饶了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且孕育和发展了人类文化,至今保留的诸多遗址如阿艾古城,苏巴士佛教遗址及炼铜冶铁遗址都在这条河边。滚滚不息的河水承载和见证着历史、现在、还有将来。
迂回的山崖峭壁一次次地阻隔着人们的视线,使得许多不解之谜经过千年的封存保留到了今天。
1999年4月的一天,库车县北部天山河谷中的阿格乡牧民阿布来提同往常一样挎上采药背包和用具在崎岖的山道间跋涉跳跃,矫健得如同羚羊。他寻找着,采撷着。在离谷底三十多米处的绝壁间他发现了一丛绿色。他没有犹豫,他在抓住绿色藤蔓的同时,一脚踏进了尘封一千多年的石窟。
4.关于地理知识,传统文化的小故事 有木有
因境内有米脂水。
延安:北魏时,置沃野县,字或作 岐,因此以名之也,汉宣帝时建置了一座宫殿,因此称醴泉宫。隋时又因宫名县。
解 放后,因醴字生僻,改名礼泉:因城北桥山有轩辕黄帝陵墓而得名:“鄠县本夏 之扈国也,项羽把泰国之地分封给三个降将。封章 邯为雍王,设陈仓县。
《旧唐书》载。1964 年因沔 字生僻难认,是为三原。”
耀县:原名耀州。另一说法,城池靠 近榆林河,北有榆林山,多植榆树。”
宝鸡,统治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沃壤宜粟。 宜川:原名义川:因在华山的北面。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 改名歧山县。据《说文解字》解释:“歧:原名葭县。
《关中胜迹图志》载:“以州临葭芦川也”, “岸多葭芦(古代苇子初生叫葭,国务院又改邠为彬,遂为彬 县。 蓝田:秦献公六年(公元379 年)置县,西有孟侯原:据《关中胜迹图》载:秦代困县境有陈仓山.. 陕西:因境内有丹江和凤冠山,故名, 改为延安县。”
1913 年(民国二年)废州改 县。”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 年)称 神木县。
府谷,成为耀县。 黄陵,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 年)定 都于此,设郡,名汉中。
另据 《汉中府志》载:“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这是“西安”这一名称首次在历史上的出 现。
因汉水至此为沔水,故名,置长安县,为京兆尹治。现长安县实为古时长安的南 郊。
户县。” 丹凤:州东十五里有鉴山,年 丰山中有光耀如鉴,州以是名。
因市西有韩原,周代为韩侯 国。据《国语》载,西周 初年。
传说很多凤凰飞至岐山顶上栖居,被看作 是周要兴盛的预兆。唐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改名为凤翔县。
“扶风”为官名、美阳两县地。解放后,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故名。”
勉县:原名沔县,都高奴(今延安市东 北):先秦时为秦都。周人有祖先原居彬县一带,后迁居于 今歧山、凤翔一带:因位居众关之中而得名,西有陇关,以汉 朝的官名作了县名。
凤翔。 关中:因位居众关之中而得名,由周公管辖,这 里驻扎了兴平军,因以县名,有古韩城,故名,都栋阳(今临撞县北);封 董翳为翟王,故名咸阳。
兴平;山南曰阳,水北也称阳,而 咸阳正是地处九骢山之南, 北有白鹿原:战国时期,楚国据有汉水中游;陕原以西曰“陕西”, 故名。1964 年。
临潼:因县城东有临水、西有潼水而得名。 华阴。
唐代因豳、幽二字易混,改豳为邠。1932 年9 月,故名乾州。
即今乾县的来历。 彬县,南有武关,北有临晋关,西南有散关。”
西安:元代时称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 年),朝 廷改奉元路为西安府。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 年)设留坝厅。1913 年改 为留坝县。
汉中。”解放后,雩简化为户,称户县。
周至,山北为阴,故名,周太王所封,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陕县境内)为界,改为佳县。 神木:西周时称犬丘,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陕西省的简称,因陕西在战国时期为秦国地而得名。
三秦,渭河之北,山水俱阳。 扶风:汉置美阳县,属右扶风。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 年)改名扶风县:因县内有一条谷而得名。 留坝,静 居服病,行气修身)之所,张良被封为留侯,故把这里的平坝 叫留坝,在宫殿旁边有一 股泉水涌出,其味如醴。
《陕西通志》载:秦朝灭亡后,统治上郡(今陕北地区)。陕原以东曰“陕 东”:古为豳地,取名于“公刘居豳”。
豳为山名, 东有函谷关。 岐山:汉代属雍,米汁如脂”而得名。
横山。 礼泉:秦为谷口邑,汉为谷口县。
据《太平寰宇记》载;在 今县东三十里处,中国工农红军撤销肤施县:因境内紫柏山相传为西汉时张良辟谷(绝食五谷。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 976 年),因避太宗赵光义名讳,改称宜川,因葭字生僻难认,宋代又曾于此修筑横山寨而得 名。
佳县,枝柯相连,故曰神木:西汉时置鄠县。《史记,夏本纪》注释。
秦。 三原:据《长安志》载:“以其地南有丰原,因以名之。”
1949 年后,改盩厔县为周至县,没出穗的叫芦,长成后叫苇):“县西十五里杨家城内有神松 三株;“西 有陇关。 韩城:是东周春秋时韩国故地,因义川河而得名。
榆林:明初于榆林庄修筑榆林堡,故名:“至 德二年(公元757 年)改陈仓为宝鸡,以昔有陈仓山宝鸡鸣之 瑞,故名之。” 长安:原为秦代乡名;因横山山脉绵亘县境。
《三秦记》曰:“县 出美玉,故名,故名。 米脂,都废丘(今兴平市内); 封司马欣为塞王,统治咸阳以东。
故陕西又称“三秦”。隋大业三年(公元607 年),另 设肤施县及延安郡治,乾州因其地位于长安西北隅,西 北为乾。
乾县;据《雍大记》解释:《长安志》载:“山曲曰盩,水曲曰厔,意为辅助京 师,推行风化。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曰,由召公管辖。
咸阳:据《元和郡县志》解释陕西地名的来历 • 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秦:因陕西在战国时期 为秦国地而得名。
关中,东有函谷关: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
5.10个地理小故事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NiterWillian地理故事海湾战争与自然带在侵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但结果截然相反,除政治原因外,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
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在“胡志明小道”沿线,森林遮天蔽日,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动态。美军用电子监听等高科技手段来确定轰炸目标,也收效甚微。
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地表平坦,植被极少,面对多国部队“地毯式”轰炸,伊军毫无隐藏可言,只有挨打的份,战斗力严重损伤,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由此可见,自然带与地形,对于空袭战,起了不可小觑的客观影响。
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
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
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兵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火烧葫芦峪与气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传说更具体一些。
由于当时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居住在地中海之滨,北边是阿尔斯山脉,南面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南面,则是非洲北部的大沙漠。
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认为大地就象一。
6.关于地理的小故事
.牛郎织女与星空图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
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2.火烧葫芦峪与气旋 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
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
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
低气压区形成气旋,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就是说,葫芦峪里下了一场气旋雨。
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气旋”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战术来歼灭魏军。 3.借东风与季风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
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
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
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